跳至内容

开关系——Web3.0关系为王

2011/04/02

web1.0时代,大家需求信息,于是门户招聘了很多编辑,投资人也相应的要求被投网站有多少流量,这是内容为王的时代。
web2.0时代,有了UGC这个概念,于是编辑的任务部分被用户取代了,投资人也相应的要求被投网站有多少用户,这是用户为王的时代。
web3.0时代,嘿嘿,是关系为王的年代。为什么呢?
一、关系可以黏住用户,改变用户不忠诚的窘境;
二、关系可以产生用户,用户会邀请自己的关系来注册;
三、关系是语义网的胶水,类似于JavaScript是Ajax的胶水。
所以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再加上关系在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浸泡,抓住了资金在未来两三年会过剩的历史机遇,开关系的前途是一片大好哈,引领十年风流不在话下。

人生就七次机会:
一次是出生时的家庭背景,这个我们谁也选择不了;
一次是读书生涯尤其高考,想必要找工作的人已经选择过了;
一次是职业生涯的前五年,各位正在此时。
七次能够把握住三次的人就很NB了!
而我拱手一个很好的选择,请珍惜!

#开关系#招人:前端工程师(数据视觉化)、后台工程师(图算法+推荐)、运营经理(推广+营销+活动),每人一本超薄MBA一张宜家桌子一把自选椅子,每周沙龙一次,每月腐败一次,每季度郊游一次,每半年考核一次,每年调薪一次。我加油,你给力!(被转发称为最牛招聘)

有意向者请联系我:
Tel: 010-82176728
QQ: 1908230864
Anewczs@gmail.com
Anewczs@hotmail.com
http://t.sina.com.cn/Anewczs
http://t.qq.com/Anewczs
http://blog.csdn.net/Anewczs
https://profiles.google.com/Anewczs#buzz
http://www.douban.com/people/Anewczs/

[zz]迁移QQ用户关系?去开关系

2010/11/07

迁移吧,MSN趁火打劫趁虚而入,不过QQ也是应该开明一点了。

我在新浪围脖上跟中海互动的讨论结果:“互联网这个名字就决定了它的核心是关系。”—— Anewczs@gmail.com

http://www.kaiguanxi.net

开关系在关系中的定位开关系在关系中的定位 

QQ 用户关系的迁移

最近网上最热的话题算是 QQ 和 360 的火并了。我不是 360 的用户,也没有装 QQ 的 client 。偶尔有朋友非要用 QQ 联系我时,我会用 web qq 登陆上去,收个消息,回复一下,然后就下来。我有个 6 位 qq 号码(曾经还有个 5 位的),04 年开始就不怎么用了。

在腾讯,我有几个私交很不错的朋友,对这家公司没什么恶感。唯一的一次是觉得他们不尊重 GPL 协议。所以这次这件事情也没啥心情观看。直到,QQ 居然封掉了 web qq ,用这种自残的方式参战,完全不顾用户的感觉。

我一直认为,做一家大的互联网企业是应该有更高的追求的。所以我喜爱 google ,他们以让信息被更高效的获取为己任。而作为中国 IM 最大提供商的 qq 呢?我想,更方便的让中国互联网用户相互联络应该是他们最高的追求吧。但是,qq 没有这个意识,这是让我最为失望的地方。

腾讯绝对有技术实力,按 XMPP 协议实现个互联互通的 s2s 服务。这能极大的促进互联网用户的在线交流。但是他们没有。这是我不喜欢这家公司的主要地方。而不是因为 qq 是我所在网易公司所开发的不争气的 popo 的竞争对手的缘故。

我一直不懈余力的相我的朋友推广 google 的 IM 软件(以及 google 其它服务):googletalk 。不仅因为它的简洁,更在于它的开放。完整的支持了 XMPP 协议。我写过 blog 谈过为什么我喜欢 google talk 。我觉得这次也算一个契机,可以帮助更多的朋友从 qq 的封闭世界里解脱出来。

大多数人都觉得,摆脱不了 qq 的主要原因是 QQ 上的社交圈。看似无解,但其实也可以部分的做到 QQ 用户关系的迁移。

我们需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导出 QQ 的好友名单。

完成这一步的方法有三:

  1. 兼容 qq 协议,从服务器获取好友信息。
  2. 使用 web qq 或 qzone 的信息,这相对简单。
  3. 扫描用户本地聊天记录,提取好友信息。

关于其一,qq 是私有协议,逆向工程不符合 QQ 的 EULA 最终用户许可协议。不过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开源的实现。我不认为 clone QQ 协议是非法的。用户有权用自己的方式合法的使用腾讯授予的服务。

关于其二,web qq 被腾讯自己砍掉了。qzone 倒是个不错的途径。

关于其三,扫描本地文件,比较流氓,不过得到用户授权,比如弹出对话框让用户选择目录应该没问题。只是兼容各种不同的 qq 版本比较繁琐。

如果用兼容 qq 协议的方式来做,出于对用户的方便,可以做成网络服务,让用户提交 qq 用户名密码。但这显得不太安全。没有什么可靠的手段让用户放心。所以,退而求其次,可以开发一个开源的 qq 登陆器。因为开源,可以受到监督,并没有盗取任何好友名单之外的信息。

并且在提交好友信息时,应该以明文方式呈现提交内容,让用户确定提交。

我认为这种形式是可以得到用户的信任的。

第二步要做的是提供一个服务收集用户之间的拓扑关系。用户提交自己另外在使用的 IM 软件的名字和帐号,以及自己的 QQ 好友列表。如果有足够多的用户(只需要是一个群体的)提交,这个服务就可以以各种方式提示你,你的 qq 好友某某正在使用 google talk / msn 等等。你可以方便的加他了。

以 google talk 为例,我们可以制作一个机器人。(因为 gtalk 兼容 XMPP 协议,机器人更方便制作,以跨服务器的方式来通讯,而不需要以 gtalk client 的形式)

在用户提交自己的 qq 好友关系时,我们的机器人就会自动加他为 gtalk 好友。一旦侦测到他有 qq 好友迁移到 gtalk,机器人就可以自动发通知了。


总的看来,这套东西不算难做。这几天比较闲,打算实现出来看看。 

btw, 如果有 360 的同学看到这里。如果 360 有推出自己的 IM 软件的打算。我强烈建议使用标准的 XMPP 协议,架设 jabber 服务器就行了。别再搞私有协议了。

云风 提交于 November 4, 2010 11:55 AM | 固定链接

[zz]再见,QQ ; 你好,开关系

2010/11/07

这篇文章在网络上受到极大的关注,从我对关系的积累认识来看,李楠是达到了相当深度的功力了;

(李楠还不算最早强调关系的,还有其他几位高瞻远瞩者。)

该文中关系那张图和我在某PPT中的图一样。对“网络即关系”的结论也和我在新浪围脖上跟中海互动的讨论结果一致:“互联网这个名字就决定了它的核心是关系。”—— Anewczs@gmail.com

开关系在关系中的定位

开关系在关系中的定位

 

by 李楠 (newkhonsou@twitter)newkhonsou@gmail.com

QQ.001-001.jpg

关于 QQ 和 360 的恩怨已有大量文章分析了。无论是 CEO 中的战斗机周鸿祎,还是连房补都不放过的马化腾都是奇人,掐在一起真正算棋逢对手。

(注:房屋补贴不仅意味着低保——这与马化腾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它也包括马化腾所申领的高端人才房屋奖励。如下面读者指出的,乔布斯也从加利福尼亚州政府领取补助,与之对比马化腾领房补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很遗憾,战火还没有烧到手机平台。这上面, QQ 有 1 亿左右的用户, 360 也有手机安全软件。

不过, PC 上的大战给我们灵感,设想下 IM 软件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未来。

在线

QQ.002-001.jpg
PC 时代的 IM 软件有一个概念是:在线。

用 56K 猫连接网络的时代,“在线”的含义很自然:电脑连接了网络,而你坐在电脑前。早期 IM 软件的概念中,它曾是最重要的前提:两个人全在线才可能聊天(离线消息是后来的事情了)。

今天,宽带包月的普及让这个概念不合时宜了。 QQ 大量的隐身用户无疑已经意识到“在线”的不妥。

移动互联网上,“在线”更加诡异:我们随时在线,又是随时不在线。

随时在线是因为手机不会下线,而你会随身揣着手机。随时不在线是因为相应 QQ 不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要开会,开车,干点事情或者独自消遣。“在线”有一种很快响应的暗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很少在线。

“在线”已经是一种奇怪又老套的状态了。

IM

QQ.003-001.jpg

的确,人们把 MSN , QQ , GTalk 分类为 IM 。 Gmail , Hotmail 分类为 Email 。把 Facebook ,人人,开心网分类为 SNS 。

但是, IM 其实就是“实时消息” ( Instant Messaging )。

从这个角度看,手机可能比 PC 更早拥有了 IM 功能 :短信。手机可以连接互联网之后,把网络服务 IM 化的努力从未停止过。 Blackberry 搞定了 Email 的实时推送。 苹果的 Push Notification 则让 Email , Twitter , Facebook 等各种网络服务也变得 IM 。

不过, Facebook 或者 Twitter 虽然支持推送,但是“在线”消失了。他的后果之一是:消息的通知和回复被更清晰的分割开。

Push 功能在 AppStore 上的流行可以证明:

消息的回复也许不是越快越好(人需要弹性),但是重要消息的通知却是越快越好(机器不妨压榨)。

关系

QQ.004-001.jpg

传统 IM 软件有长期积累的关系,所以会有“被 QQ ”的事情发生:你要联系一个人就只好上 QQ 。个人认为,腾讯“关系”这张牌,是能管住 360 “安全”那一张的。

但是,具备 IM 能力的 SNS 同样网罗了你的关系。( Facebook ,人人,开心网)

IM 软件的关系网, SNS 网络的关系网, Email 的关系网,手机地址簿的关系网,在智能手机上高度重叠的。甚至,也是可以互相替代的。

我要联系在本地的朋友,可以发个 SMS 。如果他有能推送消息的手机,那么一个 Twitter DM 同样快捷。这里, SNS 关系代替了手机关系。

而 Facebook 支持 Push 的结果是,我不再需要用 MSN 联系一些人了。这里, SNS 关系代替了 IM 关系。

简化甚至统一这些关系的服务会有市场( FriendFeed 的收购价格保密想来不是因为太便宜)。而无论是 IM 软件商 , SNS 网站, Email 网站甚至手机/手机 OS 制造商都在蠢蠢欲动,打算一统天下。其中 IM 软件商占多少胜算?

人人网已经支持 Pushmail 和 iPhone App 的推送。开心网这方面落在了后面。 Facebook 更进一步。除了不断完善 App 之外,更是和微软和 Android 厂商合作,把 Facetbook 深度整合进了地址簿和手机 OS 的消息系统中。

 

时机

QQ.005-001.jpg

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台数在今年第一季度增长 67% 。关于 Android ,这里还有更新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疯狂的增长了 886% !而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是天然结合的。(ATT 曾经给出过数字, 3% 的 iPhone 用户消耗了 ATT 网络带宽的 40% 。日本的孙正义也提供过类似的数据。)

现在 iPhone 的推送还嫌原始:不停的弹窗会让用户有砸了手机的冲动。不过设计了 WebOS 优雅的推送框架的大牛已经在苹果工作了。相信一个能处理大量推送消息的 iOS 将在版本 5 到来。而 Android , WebOS , Windows Phone7 等系统似乎已经准备就绪了。

美国, Facebook 在 2007 年已经甩开 MSN 。而移动互联网的硬件,网络, OS 陆续就位后,移动 SNS 对传统 IM 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QQ.006-001.jpg

中国,人人仍然没有超越 QQ 。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发生了的事,在这里还没有到来?而移动互联网,说不定有机会扮演催化剂。

QQ.007-001.jpg

iPhone4 的多次断货清晰的释放着信号:中国的智能手机的需求足够强劲。而 Android 厂商将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开始圈地。移动网络接入成本?这是这个故事中的中国特色:要看运营商和用户之间的博弈了。

最后的话

QQ.008-001.jpg

互联网移动化是一次洗牌。正在从最基本的概念上颠覆一些旧模式。

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则是机会: Facebook 这种拥有真实关系的 SNS 推送已经威胁 IM 甚至手机短信。苹果的 Facetime ,Google 的 Google Voice 分明盯上了手机语音。

网络即关系,语音即数据。 IM 当然在目标中,运营商也早被纳入射程了。

和苹果, Google 或者 Facebook 的跃跃欲试比较,中国互联网企业似乎无人敢挑战腾讯,更别提运营商了。

360 的意义正在于此:他没有攥着能压过腾讯的那三张 A ,但是,他为手里有牌的提供一个难得的榜样(这也是腾讯的反击不留余地的原因)。

对腾讯而言,更要小心的真的是 360 ?

也许地面上双方的硝烟散尽,另一拨人却统治了天空。

 

打了七百多天的地基,能筑多高的墙?

2010/11/01

【开明关系系列之2】
打了七百多天的地基,能筑多高的墙?

作者:曹志士
日期:2010-11-01
联系方式:Anewczs@gmail.com
http://www.kaiguanxi.net

  曾忆否,两年前,2008年11月1日,阳光明媚,在北京西直门的奇遇花园,坐着近百位IT人士,五种角色人士都有。
  如今,七百多天过去了,我的创业策略越来越“精”“简”了。体现在如下:
1 Idea
1.1 最开始是“一站式收发miniBlog”,我觉得肤浅,在国内各种平台都是伪开放的环境下,休想;现在还有几家在做这一块的;
1.2 演化为“一站式SNS内容管理”,还是休想,不过不肤浅,倒是复杂了;现在也有几家在做这一块,嗯,看到人家小伙子烧钱组了二位数的团队,我都不大好跟他说依我看没戏,事实上也有可能人家就可以做成;
1.3 再演化为“人脉关系系统”,差不多摸到现在这条路了,关系是SNS的核心,而内容可以交给第三方来做、各司其职,这样每一家公司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将自己的领域做到极致。
1.4 域名一开始就是kaiguanxi这一系列,还算是好记吧,开是“开源”的开,可以将关系理解成每人各自拥有的源代码了;我以前的老板帮忙电子支付的,一位咨询业的大哥送的空间,瞧,这就是关系的应用,千万别看不起关系;
1.5 品牌名从“人脉关系系统”演变为“开明关系”再干脆叫“开关系”,直击人心,彪悍不需要解释。

2 需求
2.1 需求分好几等,关系属于高层次的,形而上的;
2.2 关系在国内的普遍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重要性却因人而异;
2.3 关系在国际上也很受欢迎,中国人做关系领域的创业那是祖宗给的优势;
2.4 需求其实就是有人觉得产品有用,最好愿意花点钱来买,前提条件是他山寨不了或者他花的钱比他自己弄一个省。
2.5 有用也就是价值,有价值的并不代表有交换价值,而且因人而异;
2.6 互联网行业里,做的产品或服务都太肤浅了,也就是说并不是“很”“有用”,从这个层面来讲,今天的互联网和十年前的互联网没什么进展。
2.7 做关系的那几个网站,还不是“很”“有用”,开关系则要做到“专业”,有深度有内涵有意境,就像一首诗,不只是要凑满字数,还要对仗工整,还要起承转合,还要押韵,还要平仄仄平合规则,最高要求是要有境界,这才能流芳百世。

3 市场
3.1 市场就是上面说的愿意用产品的人,目标客户就是愿意花钱买产品或服务的人;
3.2 创业公司做市场分析时用那些宏观数据倒不如微观数据来得实在,也就是说,与其说占了百分之多少市场,不如说哪几个客户会交费,更落实。

4 产品
4.1 大多产品“有趣”,这并不是坏事,但如果“只”有趣的话,人都会烦腻的;
4.2 现在很多东西在我眼里都是“产品”,比如我爱吃的剁椒鲶鱼、曹雪芹的巨著《红楼梦》、杜德伟的劲歌《脱掉》、电影《教父》等,同这些传统产品相比,互联网产品缺乏一个“情”字。

5 团队
5.1 很多人问团队多大了,其实,我觉得这问题是猴子问题;
5.2 团队分两种,一种是核心团队,也就是说C*O级别或者(合伙)创始人级别;另一种是普通团队,也就是说有多少员工,公司统共多少人;
5.3 不要为了团队而团队;
5.4 核心团队一定要好好选,不然后患无穷,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人太多了;
5.5 投资者虽说不算团队,那也可以纳入进来形成第三种团队,于是乎,也可以拿团队成员的眼光来衡量投资者是不是合格,至于那些既投钱又投人的投资者,就更应该如此审核。
5.6 对那些说很感兴趣的人,按开关系的靠谱指数,分级管理之!

6 财务
6.1 很多从事金融经济等行业的人,都会在山言山地一口咬定“财务是公司的核心”,我觉得这和说其它任何是公司核心一样,都有点像盲人摸象,认识观不能片面化,同时还要注意不能静止化。
6.2 财务的归结就那三张表。

7 营销

8 公关
8.1 我真的真的很反感猴子问题,也许提问者是真的感兴趣,但是拜托提点有意义的问题好不,我有必要在回答问题前先对其免费进行一下素质教育吗?有义务向提问者汇报一下最近进展吗?
8.2

9 合作

(未完,待续,陆陆续续 整理中……)

企业家宣言 Entrepreneur’s Credo of the American

2010/10/26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

我拒绝用刺激来换取施舍;我宁愿向生活挑战,而不愿过有保证的生活;宁愿要达到目的时的激动,而不愿要乌托邦式毫无生气的平静。

我不会拿我的自由与慈善作交易,也不会拿我的尊严去与发给乞丐的食物作交易。我决不会在任何一位大师面前发抖,也不会为任何恐吓所屈服。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I do not choose to be a common person.
It is my right to be uncommon—if I can.
I seek opportunity—not security.
I do not wish to be a kept citizen,
humbled and dulled by having the state look after me.
I want to take the calculated risk,
to dream and to build,
to fail and to succeed.
I refuse to barter incentive for a dole;
I prefer the challenges of life to the guaranteed existence;
the thrill of fulfillment to the stale calm of Utopia.
I will not trade my freedom for beneficence
nor my dignity for a handout.
I will never cower before any master
nor bend to any threat.
It is my heritage to stand erect, proud, and unafraid;
to think and act for myself;
to enjoy the benefit of my creations;
and to face the world boldly
and say:
“This, with God’s help, I have done.”
—Entrepreneur’s Credo of the American

[zz]开明关系和奇艺网同样刷新产品形态;龚宇:我最讨厌“既投钱又投人的VC”

2010/10/26

记得暑假那阵子有人宣传奇艺的邀请码时,我不鸟之;
后来不要邀请码也行,就进去看了一眼,清新脱俗,让我刮目相看。

其实,我以前也做过视频行业,
所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了解这里面的水之深;
不过国内的都那些模式:
要么以PPLive为代表的客户端软件,
要么以土豆为代表的网站。

这次奇艺,之所以让我刮目,除了其UE和flash server技术,
更重要的是其产品形态,没有跟随前面列举的两个代表。
——关于这一点,开明关系奇艺有着惊人的共同点!
奇艺老板龚宇在新浪微博收听了,让我感觉很自豪,大家可以收听去。
这次龚总说最讨厌“既投钱又投人的VC”,哈哈,我又要说英雄所见略同了。
我想说的是:
其实大家可以想想,没有“投资”这个概念之前,难道我们就不能做事了吗?现在投资的作用被那些贪婪的资本家给放大了,迟早会跟日本房事和美国金融危机一样崩溃的。

=========================
http://www.pedaily.cn/Item/178795.aspx

奇艺网龚宇:我最讨厌“既投钱又投人的VC”

对于我这方面,可以选择健康的投资者,我最讨厌“既投钱又投人的VC”,就是他不仅出钱,还要派几个人来跟你一起干。不少VC投资就像种萝卜,每天都会拔起来看一看,这样萝卜不但长不大,连活都没法活。我会挑选成功过、能做大投入的VC,这样的VC的心态不会急迫。

  龚宇。男,60年代末生人,清华博士。99年创立焦点网,03年作价数千万美金卖给搜狐,一直做成COO。09年加入中移动背景的无限讯奇,也就是名气大大的12580,任总裁兼COO。今年1月自掏腰包投资并创立奇艺网任CEO,百度战略投资,大股东。

  这是一个脑门上贴着“可信赖”三个字的连环创业者。本周一,就中国的创业环境和再创业选择,我有幸跟他聊了个把小时。当时龚宇穿着件颇老旧的蓝格子衬衣,里面套一件T恤。说话时神情稳定,话语轻松,有节奏的翻动着手里的纸巾。一个见过风雨的中年人。

  问:有数据说几年前全球大部分的风险投资都投到硅谷,而且以技术为主。现在则更加分散,有大约一半的投资到了硅谷以外的地区和国家,而且以运营为主。创业主流在发生变化了?

  答:钱总是投向市场所在地,而不管是不是技术驱动的。现在中国逐渐成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中心,所以大量投资也进来了。而且在中国,技术驱动的项目是相对比较少的,看看中国的研发投入就知道了。这是国家的大环境决定的。

  投资环境变化不小。当年是VC主导,因为那时候钱不多,VC可以强势选择项目。同时项目的成熟度低,风险大。当时的VC主要是海外和港台回来的,不懂国情,本土创业者跟他们打交道比较难。而现在,太多钱流入中国,竞争激烈,反而是好项目和好人才成为强势。VC也有了本土经验,沟通起来更容易了。尤其是证明过能成功的人,有口碑的人,是VC最看重的稀缺资源。

  问:怎么看眼下的团购热?

  答:团购是一个很Local的业务,偏运营,需要强大的执行力。所以年轻人最好不要去碰。在技术领域出现一个青年天才是可能的,但在商业运营领域出现一个青年天才是很难的。

  问:你如何选择创业领域?相信很多人感兴趣。

  答:我专注在新媒体领域,从焦点到12580再到奇艺都是,不做不擅长的。新媒体的特点是一门大生意,不是小生意。我擅长做大生意,不是小生意。

  所谓小生意,就是比如餐厅,你今天进了一条鱼,98买198卖,但如果养了两天瘦了2两,你就亏了几十块。你得计较每一笔投入,投入产出的对应很强很直接。

  所谓大生意,就是投入产出的一一对应性不强。比如房地产,你不能说今天用了一种什么样的涂料或者每个房间里多开了一道门,就会带来多少收入的增加,投入是不细算的,说不清楚。媒体就是这样,你不能说今天多采购了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就能带来多少对应的广告回收,说不出来。媒体的广告是品牌驱动的,不是由电视剧数量或者PV量决定的,当然,没有PV就没有品牌,但这两个转化是要感性认识和把控的。

  大生意,是要大思考,要靠感觉,不是公式能算出来的。

  问:具体到新媒体这个领域,细分行业也不少,你如何选择呢?跟时间点有没有关系?

  答:低层次的看法是,一个市场竞争越激烈,机会就越少。但高层次的看法是,机会与年代无关系。其实每个业务领域,真正够层次的竞争者都差不多。比如98年到2000年的门户,很热,有十多家在做,但真正有竞争力的不到5家,到现在是四大门户。比如06年到现在的视频,号称200家,有竞争力的也不到5家。刚刚热起来的团购,号称400家,其实有竞争力的绝对不到10家。越往以后,会越集中。

  问:第一次创业是白手起家,第二和第三次都是背靠一个大东家。为什么?

  答:这是必然。白手起家太慢,高起步可以压缩过程,获得更快更大的成功。

  问:可是有一利有一弊。大东家会对你有干扰,你掌控的力度会相对小。

  答:这是个相互的过程。我们只有彼此相信才会合作。对于我这方面,可以选择健康的投资者,我最讨厌“既投钱又投人的VC”,就是他不仅出钱,还要派几个人来跟你一起干。不少VC投资就像种萝卜,每天都会拔起来看一看,这样萝卜不但长不大,连活都没法活。我会挑选成功过、能做大投入的VC,这样的 VC的心态不会急迫。

  问:创业团队应该怎么搭?

  答:VC看重一个人,其实并非看重这个人本身,而是看重一个人能够快速组建一个强大团队的能力。我搭团队是从上到下的,先有领导,领导再去找普通员工。奇艺网1月组建,4月上线时有60个员工,到6月就快速到220个。其中很多都是经理。他们会去寻找与自己脾性相投的下属。如果顺序倒过来,先员工后领导,就容易动荡。

  找到合适的人比找到合适的项目更重要。《从优秀到卓越》里讲,卓越的公司都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好人一起做出来的。因为事情总会变化,人会摸索。

  问:你怎么看人?

  答:人品第一。要通过交流感受,去圈子里调查。其次,基本素质比经验更重要。现在奇艺里没有一个VP,最高也就是总监和高级总监。我期望他们能够在实战中成长起来,尤其是以前没有名气、有热情的年轻人通过半年到2年的时间脱颖而出。

  问:很多技术派的人再创业,都直指离现金流更近的项目。你呢?

  答:我不是这样。从心态上我是更接受离钱更远的项目。原来的心态更紧迫,现在更客观。

  问:离钱更远,其实就是不确定更大。

  答:不确定性中,最大的挑战是对市场的预测,对政策的预测。我们用两手来规避这些不确定,调研和数据是理性的一方面,而感性认识的这方面也非常重要。如果这个世界都是理性调研和数据可预测的,那就不会有那么多成功,那么多失败。世界的奇妙就在这里,需要感性的直觉。

  连环创业者一般会更加从容,因为就算他不知道具体会再面临什么样的不确定,但他相信,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总有方法。

  问:互联网圈子里的老板都流行这样一句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丁磊,张颖,蔡文胜,好多人都说这个。

  答:我不信宗教,不迷信。我是个机械的唯物主义者,就是唯物得只信像数学这样的自然科学。这跟我的经历有关。76年上学,紧接着四人帮被粉碎,毛主席周总理逝世,邓小平几起几落,那几年是中国变动最大的年代。无常。

  之前有人说我公司里有两道门是对着的,漏财。我不信。结果也没什么事。有人说得把哪道门关起来,我说那离那道门近的员工岂不是要绕弯子了,那怎么能关?有个朋友做地产,请两个人来看风水,一个用算盘一个用罗盘,结果算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他自己都不知道该信哪一个。

  其他人信什么无所谓,只要不妨碍到他人。

[zz]德鲁克:终生难忘的7堂课

2010/10/25

原文:http://blog.vsharing.com/momobaobei/A1249965.html

第一堂课:追求完美。1927年,18岁的德鲁克离开家乡奥地利来到德国的汉堡当学徒,同时也在汉堡大学学法律,不过,在那个年代,德鲁克读大学基本上是不用去听课的。德鲁克说,在1927年那个古老的年代,获得大学文凭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每年定期交一点学费和在考试的时候露个面。

但是,那个古老的年代,汉堡的青年旅社、城市图书馆以及汉堡歌剧院却是对大学生免费开放的。德鲁克的第一堂课——音乐课也是受益于当时德国汉堡的这一制度,如果没有对于大学生免费的制度,当时一边做学徒一边读大学的德鲁克是不可能每周都去听歌剧的。

德鲁克听到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一出歌剧《福斯塔夫》。是晚,他完全为这出歌剧所震撼。当年威尔第已是80高龄的老人了,他的一段话:“在一辈子的音乐家生涯中,我努力追求完美,可惜一直失之交臂。我有责任要再试一次。”这在德鲁克脑海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德鲁克一生写了40多本书。当别人问他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时,他总是微笑回答:下一本。

第二堂课:上帝看得见。古希腊著名雕刻家菲狄亚斯被委任为雅典的帕德嫩神殿制作雕像,但当菲狄亚斯向雅典市府索取薪酬时,会计刁难菲狄亚斯说:“你所做的雕像都是站在神庙的屋顶,并且神庙又是建在高高的山上,所有的人只能看到雕像的前面,而看不到雕像的背后,我只能付给你雕像前面的费用,而雕像的背后由于大家都看不到,所以我不能付给你那些钱。”

“你错了,”菲狄亚斯反驳说“上帝看得见。”

一语惊醒梦中人,菲狄亚斯的“上帝看得见”这句话成为德鲁克的座右铭,人们要不断追求完美,因为上帝会知道一切的。德鲁克过了80多岁之后,仍旧在构思、创作新的作品,努力做到更加完美,因为上帝在看着德鲁克。

第三堂课:终生学习。 1929年11月19日,德鲁克刚刚迎来自己的二十岁生日的时候,有一件喜事也同时落在他的头上,那就是德鲁克被汉堡最大一家报社录用,当了财经和外事报道的记者。

报社的工作时效性很强,早上六点钟开始工作,下午两点十五分就发稿,然后将成型的版本交给印刷厂印刷。在报社工作期间,德鲁克学会了跨学科跨领域学习的方法。之后的将近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德鲁克每个三至四年就会选择一门新的学科做研究,有统计学、中世纪史、日本的艺术、经济学等等包罗万象。

他对日本绘画甚为着迷,亦有深入研究,并曾写出专著《画笔的冒险:日本绘画》并在克莱蒙特大学帕蒙纳学院讲授了10年的东方艺术课。确实,一个管理学家,讲授东方艺术课,听起来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但细细一想的确是德鲁克的成功之处。

德鲁克说:“这种学习方法不仅给我一个丰富的知识宝库,也强迫我接受新知识、新思路和新方法——因为我所学过的每门新学科,都基于不同的理论假设,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德鲁克就是这样一个跨界的飞行者,而且飞出了高度和广度。

第四堂课:定期检讨。22岁的时候,德鲁克已经是报社的三个总编助理之一了。当时的总编大约50多岁,在每年的新年伊始和半年过后这样两个时间段里,总编都会花费一天半的时间来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反省,从总结成绩开始,然后找到做得不够的地方,找出可以加以改进的地方。在会议的最后两个小时里要拿出下半年的工作计划,要集中力量解决什么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团队的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什么新的东西?一周之后,每个人都需要向总编交一个计划报告。

1937年德鲁克从英国来到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鲁克花了18个月的时间研究美国通用汽车,并且写出了《公司的概念》一书。这个时候,德鲁克想到了总编辑曾经给他讲过的反省课。此后,每年夏天,德鲁克都会抽出两周的时间,来回顾和反省过去的一年。看看那些地方还可能做得更好,哪些地方应该做而没有做,那些地方没有做好。然后,在提出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德鲁克的这一反省的习惯从上个世纪的四十年代开始,一直到生命的结束为止,跨越60年。

第五堂课:高人指点。1933年,奥地利人德鲁克从德国的汉堡来到英国的伦敦,在一家小型的私人银行做经济师并兼任合伙人的执行秘书。在这里工作了大约三个月之后,银行的创始人找德鲁克谈话了:“你现在已经从原来的经济分析师提升为执行秘书,可是就仍然干的是经济分析师的活,到底执行秘书应该干什么?怎么才能做一个称职的执行秘书?很显然你没有做到。”

一开始德鲁克还接受不了,感到很恼火,慢慢地德鲁克意识到创始人是对的。

也就是从那以后,德鲁克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工作风格。此后,每当担任一个新的职务时,德鲁克都会问自己,“为了在新的岗位上提升效率,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德鲁克发现,他一生中变化了无数的职位和岗位,但每一次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

德鲁克总结自己做管理咨询50多年来的经验发现,在所有的组织中,那些被提拔起来的,担任新岗位的干将,没有几个人能够成功的。为数不少的人彻底失败,大多数人平平淡淡,成功者寥寥可数。原因就在于他们往往是“新瓶装旧酒”,“以不变应万变”,慢慢地就变得平庸了。德鲁克说,没有人能够自己发现这些不足,一定需要有高人指点迷津。

第六堂课:反馈比较。1937年,德鲁克从英国来到美国。大约到了 1945年的时候,德鲁克选修了三年的课程研修欧洲现代史,尤其是15世纪和16世纪。德鲁克发现,有两个欧洲机制成为推动欧洲发展的动力,一个是南方天主教的耶稣会,一个是北方新教的加尔文教会。两者的成功都归为同一个因素:目标和结果比对的学习方法。

每当一个牧师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或者是做某一项决策的时候,他们都会把所要达到的目标写出来,9个月之后,他们会把实际的结果和原先的期待做比对,看看那些地方做得好,优势是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要改那些习惯?那些是没有做好的地方,那些是不擅长的地方?

发现这种目标与结果的比对方法之后,半个世纪以来德鲁克都是这么做的。德鲁克说,因为这样可以显示出什么地方需要提高、完善,最后也显示出一个人不能做什么,因此以后就不要逞强。知道个人的优势所在,知道怎样提高自己的优势,知道自己的软肋在哪里——所有这些都是进一步学习的关键所在。”

第七堂课:熊彼特的启示。经济学家熊彼特生前是德鲁克父亲的好友,早在1902年德鲁克的父亲一面是奥地利财政部的公务员,同时也在大学里讲授有关经济学的课程,而19岁的熊彼特就是听课的学生。在德鲁克父亲的印象中,熊彼特精力旺盛、傲慢自大、生硬粗暴、不可一世。

1950年1月3日,父亲带着德鲁克拜访了重病中的熊彼特,这时的熊彼特已经是一个66岁的老人,他对德鲁克的父亲说:“我现在已经明白,仅仅记住个人的著作和理论是远远不够了,除非一个人能够别人的生命带来不同,否则他做的也没有什么稀罕之处。”

要知道,熊彼特年轻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看待人生的。德鲁克的父亲记得熊彼特在30岁的时候,风华正茂,刚刚发表了两部著作,其中就有《经济发展理论》。当时,熊彼特夸下海口说,他最想让人记住的是“欧洲漂亮女人最伟大的情人,欧洲最伟大的骑士——也许还是世界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五天之后,也就是1950年1月8日,熊彼特离开了人世,终年66岁。

拔剑四顾、长风破浪

2010/10/21

最近因生活上的事情搁置工作若干天,
心痒难受啊,
就盯一点业务;
手痒难受啊,
就敲几行代码;
有那种拔剑四顾杀它个落花流水的势头。

接着憋,
憋出策略来,
就可以长风破浪,
直挂云帆济沧海……
http://www.kaiguanxi.net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更别说是创业的投资。

稳健型的杨勃说豆瓣的发展还会很慢

2010/10/12

哈哈,稳健型的杨勃说豆瓣的发展还会很慢……
开明关系也是采取蜗牛策略,想想那些成功的网站吧,它们之所以还挺立着,并不是因为它当初起来有多快,所以,千万表被不能沉下心来做事业的浮躁者给唧唧歪歪失去主心骨了。

豆瓣网:自然生长的慢公司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豆瓣。
对普罗大众来说,它是交流生活常识的百宝箱;对于阅读、音乐和影视的爱好者来说,它是汲取与分享的沙龙;对文艺青年来说,它甚至是点燃激情的网络圣地。

很多时候,用户心中的豆瓣既不是公司,也不像产品——因为从2005年创立到现在,豆瓣网一点也不像典型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那样喧闹,似乎没热过也没冷过,发展得没快过也没慢过。就这样看似不温不火,却以缓慢而持续的速度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一家低调但强大的公司。
5年多的时间,豆瓣积攒了4500万活跃用户,虽比不上人人网、开心网的庞大用户数量,但豆瓣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力之大,早已在图书、影视和音乐圈中达成共识。并且,由于这4500万人群的“范儿”很接近,真正有“人群”的味道,所以越来越多的线下实体正在尝试和豆瓣进行更深度的合作。比如,当麦当劳第一次决定把餐盘纸作为媒介与其他品牌合作时,豆瓣就吃上了这个“螃蟹”。
豆瓣是家“慢公司”。在“复制一个模式,找到钱,然后烧钱冲流量,之后再融资,最后或上市或被并购或被更大家伙干掉”的中国互联网领域,无数风光的成功故事中,速度从来都是成败的关键。只有豆瓣,俨然成了国内互联网成千上万只兔子中,一只安静独行的乌龟。它没有令人目眩神迷的美国标杆,没有环环相扣的资本跃进,即便在产品和发展速度上,当其他人大干快上、渴望引爆流行的时候,它却坚持做“细细雕琢一个新玩意儿,然后捧在手里等待它自然生长”的“田园诗”。
或许,豆瓣的意义就是在于让中国互联网保留了一种少见但也最了不起的模式──通过对产品和用户体验的绝对专注和持续改进,也能长出一家了不起的公司。
自然生长
豆瓣现在的办公室位于一座层高4.8米的厂房式建筑中,前苏式框架结构不仅采光和通风极佳,而且为大小开间的自由布局留出空间,似乎暗示豆瓣的工具主义肌理。进门左侧是一张宽大到给人安全感的吧台,令人想起雕刻时光咖啡馆,这个设计给整体环境营造出一种夹带着咖啡因和极客气质的精英文化氛围。据说作为团队文化的一种体现,豆瓣的每台服务器每个开发项目都被取了一个《指环王》里的角色名字。
今天已经变得越来越人文和生活化的豆瓣,在内部其实依然保持这种气质。而且就像这种环境营造出的氛围一样,豆瓣的所有产品给用户的感觉都是功能简单易用,又潜藏一点聪明劲儿的。最近推出的豆瓣小站,之所以能获得首批使用者的争相试用与热议,可能也源于豆瓣的这种魔力。
所谓豆瓣小站,就是用户可以经营一个小店铺、一个品牌或者组织,抑或是个人才艺的展示,也可以建立一个兴趣圈子。具体而言,它是一个长得像豆瓣的Mini Site,但整合了论坛、相册、投票、日记、我说等各类已有却分散的功能,并最多可以包含6个页面的站点。
而更令用户着迷的是页面格局的自定义,你可以拥有与众不同的页面背景,自行划分的功能分区。它比小组更多元,比主办方更灵活,比音乐人更丰富。豆瓣的创始人和CEO阿北对豆瓣小站这个产品的功能描述是:基本且强大。
“我们并不是想通过小站来改变豆瓣,而是小站顺应了豆瓣正在发生的变化。”阿北一直笃信产品的自然生长。今天,豆瓣的环境已经变得越来越生活化,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比例也在增大。但现实是,这些信息的承载仍主要依赖小组和个人日志这两种形态,相比较之下,书籍、电影、音乐这三大类内容不但已经独立拆分,而且还有针对性很强的主办方和音乐人页面进行支持。而生活类内容的特点就是多姿多彩,吃穿住行无所不包,而这些内容是无法用简单的一张海报配上活动介绍就能体现的。
所以,当用户每天登录后,不再是奔着书评、影评、乐评而来,而是为了看哪里有好看、好玩的。从创立之初就定位为“为生活提供发现”的豆瓣,越发需要提供给用户更多元的工具去表达,以顺应豆瓣自身用户群和他们在豆瓣上讨论的内容所发生的变化。
对于小站,阿北说公测是没有时限的,要“测到满意为止”才会最后公布。因为豆瓣需要自然的使用数据积累,以及用户对于新产品的自然接受。这种自然生长的功能和产品开发模式,很可能源于豆瓣从一个小功能长成一个大社区的历史发展轨迹。比如豆瓣最初并没有用户上传书目的功能,但用户抱怨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书,于是阿北一个人以超强的执行能力,一个月就推出了上传书目功能。而豆瓣后来推出的二手书(碟)交易功能也是如此。由于交换易物的小组接二连三地出现,所以豆瓣干脆在每一种图书、电影、唱片的页面都增加了类似“我有一本闲着,可以转让”的链接,以方便二手交易。
豆瓣就是用这种跟着用户需求“边跑边修正”的方式,逐渐丰富网站功能和产品外延,也让用户自己去“惊喜地发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些新改变。正是这种自然生长,让豆瓣从一个人开发的小功能,变成了今天拥有4500万用户的大社区。
而小站今天的状况,就如同豆瓣历史发展的缩影。它就那么静静地存在着,没有推荐使用,没有让用户争取邀请码。你知道更好,如果不知的话,就等待你发现它的那一天吧。
还会很慢,但不再埋头
阿北酷爱苹果公司产品,从创业时白漆都用到开裂的MacBook,到现在办公室里用的21英寸iMac,以及几乎不离手的iPad,阿北是典型重症“果粉”一枚。而放眼整个办公室,使用MacBook办公的员工也不在少数。阿北笑称豆瓣的企业文化和苹果极其相似——伟大的产品总有些共性。
豆瓣是“酷”的。因为它充分尊重个性,让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哪怕你并不是一把写作的好手,也可以为某张专辑或某部电影贴个标签,打个分以表明自己的态度。没有特约作者,没有网络编辑,没有滚动的时政要闻或是新闻首页,最重要的是个性化的自我。
豆瓣又是大众的。从成立那天起,阿北就希望豆瓣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能够使用的。豆瓣希望每个人在此都能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无论是关于精神层面的满足还是物质方面的享受。豆瓣不排斥任何一类人,“豆瓣是很多元化的,甚至它的用户定位和本身的内容定位都没有一个明晰的界定,完全取决于现在拥有什么样的用户。”阿北如此解释道。
豆瓣想做成如iPhone一般的产品——虽然泛滥到成为欧美随处可见的“街机”,却仍不改人们对它“酷”的印象。阿北曾在日记中兴奋地记录过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写的顾客体验至上的信;豆瓣办公室家具选自宜家;豆瓣团队崇尚谷歌和苹果……要知道这些品牌无一例外都已经是这个星球上的大众时尚品牌。豆瓣希望能像这些品牌一样,将大众与时尚结合,让早期用户和新进入的更多主流人群各得其所,并确保豆瓣的风格不变。
要从优秀的产品走到真正卓越的产品,用阿北的话说,“豆瓣这壶水,其实还差那么一两度就烧开了”。这一两度的能量从哪里来?显然,一个不能获得商务上的成功进而支持自己持续发展的产品,就谈不上是卓越的产品。
阿北从来不认为豆瓣面对的是小众市场。每年几十万种图书的出版,上千部电影的生产,其背后所带动的需求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时下文化创意产业越发红火,文化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无论是产业链的上游制作环节,还是下游的流通渠道,都已经进入群雄逐鹿的白热化阶段。
最近一两年,服务生活文化消费的网站也在迅速涌现,豆瓣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以淘宝、京东、卓越亚马逊等大型电子商务都在自建或采取战略联盟的形式打造自己的导购社区和用户评价系统;腾讯、百度等肯定会利用自身的用户、流量以及大把钞票砸向社区和电子商务。而美团、糯米等团购网站能把电影票卖到一天十几万张,也让无数电商眼红。
面对几大平台攻城略地,不断向中间地带侵略与加压,阿北坦言:“这个行业的变化其实由来已久,不过现在越来越突显,豆瓣也不能不管、不顾。” 豆瓣需要从那只埋头看路的乌龟,变成警觉的、时刻抬头观察兔子动向的乌龟了。“豆瓣的规模越来越大,很多产品正在进入更主流的用户群,而能让豆瓣一路走下去的关键还是内功,我理解为长久的核心能力。但一家成功公司的核心能力取决于团队的学习能力,是在不断变化的。”阿北说。
实际上,豆瓣的核心能力是从技术引擎开始的。阿北对豆瓣最初的设想是通过精准强大的算法为用户进行产品推荐。就像豆瓣电台,通过分析5年间积累的用户音乐偏好,设计出一套复杂的算法,选择为用户播放的歌曲。然而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内容更为生活化之后,阿北发现依靠机器完成的算法推荐远没有用户推荐的效果好,于是核心能力慢慢转化为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和挖掘。随着用户量增长,每日请求量增加,网站承载大用户量使用的构架建设也成为内功。洪强宁作为首席构架师使得豆瓣成为国内代码界使用Python语言的一面旗帜。现在多产品线并行运营,快速推出新产品,Python支持的敏捷开发功不可没。
现在,豆瓣已经长成了拥有4500万活跃用户的大社区,公司也开始慢慢发展自己的商业能力。比如豆瓣在十几、二十人的规模上发展了两三年时间,最近一两年才从20多人扩大到90多人。而其中除了产品运营人数增加,就是商务团队的扩大。
豆瓣的成功在于从来没有逆潮流而动,总是顺势而为。阿北介绍“虽然我们一直习惯原来的用户和收入的增长速度,但未来也会在产品上加快一些。”但阿北所指的加速,是基于对互联网大势的判断,而非看着某些局部过热、每月都翻倍的生意而眼红。因为他觉得做商务与做产品一样,赚钱的事情也要顺势而行。
以豆瓣稍带有商业化意味的购书单功能为例。阿北说这还真不是从商务角度设计的,而是用户在选择、发现、购买一系列流程中的一环。购书单的比价功能也并非如导购网站那样赤裸裸地商业化。其实豆瓣一直和电子商务领域保持着安全距离,帮助用户发现自己想要的,提供多种获得的渠道。按阿北的志趣,“这是豆瓣非常愿意帮忙的事情。” 但转向电子商务,却不是他愿意做的事情。
最后,豆瓣很可能会变成电子商务网站的使用伴侣,一个民间的评级筛选系统,发挥着引导用户的功用。当然,结合豆瓣的数千万用户,这将是个电子商务领域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而豆瓣未来的业务发展也有着很多可能性。其用户从互有好感到彼此信任,让豆瓣在文化产品评价、比价之外,还可以衍生出更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从二手买卖到招聘信息、租房信息、购物信息,基本的生活问题都能够在豆瓣得到实际有效的解决。甚至有用户反映,在豆瓣进行人员招聘比在垂直的招聘网站发布信息传播更广,成功率更高。究其原因,是因为豆瓣实质上一直在帮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价值观、世界观的用户进行区隔,形成众多个性趋同的小圈子,并建立了信任。用阿北的话说,“服务靠谱,其实还是因为人靠谱”。
显然,真正的社区平台,最终把以信息截流与聚合为立身之本的垂直中介类网站“拍在沙滩上”,并不是没有可能。
本文摘自:商业价值

经Google和北大清华高才生计算,淘房网很有希望啊

2010/10/12

经Google和北大清华高才生计算,淘房网很有希望啊·~~~~~~

开明关系最近怎么有很多老外关注啊?话说最近改进不少,各位可以看看去~

http://google.dajie.com/discuss/topic/35043/detail

今天晚上google的2011年校园招聘宣讲会分别在北大和清华举行,其中北大本来是350人的会场,去了大约600多人,爆满,那场面绝对是人山人海,彩旗飘飘。经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多的宣讲和问答,开始现场笔试环节,一共10个选择题和三个算法题,只有选择题答对了6个以上的人才有机会让面试官看你后面的算法题。然后明天下午会通知笔试通过的人进行面试,google的效率就像其搜索引擎一样迅速,效率可见一般。
其中前10个选择题中有一个特别雷人的,题如下:
现在北京有一套房子,价格200万,假设房价每年上涨10%,一个软件工程师每年固定能赚40万。如果他想买这套房子,不贷款,不涨工资,没有其他收入,每年不吃不喝不消费,那么他需要几年才能攒够钱买这套房子?
a, 5年
b, 7年
c, 8年
d, 9年
e, 永远买不起
我当时还很傻b的算了十几分钟,其实一看题就应该知道,选e是必然的。可怜所谓的软件工程师们,即使你拿了google的offer,即使你年薪40w,你仍然没能力在北京给自己搞个窝。即使是google!!!
唉,这让我们搞软件的情何以堪!!!
做完笔试就有想死的感觉!!!